科技翻轉教育的省思:以Summit Learning 為例

新聞原文看這裡:

https://www.nytimes.com/2019/04/21/technology/silicon-valley-kansas-schools.html?_ga=2.108430338.1204333561.1556067537-392395233.1556067537&fbclid=IwAR0goZgYcFZGcozV2GIlKdd5HkLXwz3w63z0JnZsk988O_9nKKOjfXvAIcE

新聞摘要:

紐約時報報導,由臉書創辦人馬克·祖克柏(Mark Zuckerberg)和他的妻子普莉希拉·陳(Priscilla Chan)支持,在堪薩斯州麥可弗森市(McPherson, Kansas)等380所學校實施一個名為巔峰計畫(Summit Learning)的教育改革專案。這個計畫主要是想透過科技幫助學生提升學業成績,學生主要的學習管道是電腦以及網路,大部分的時間學生都是獨立透過電腦完成學習和測驗,教師只是輔助的角色。

理論上來說,巔峰計畫的「個性化學習」(Personalized Learning)的方式實踐了「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」(Students-based Class),應該能讓每個學生都能按照自己的步調進行學習,並且讓學習更有效。但實際上,許多學生反應有頭痛、手痛,甚至癲癇加劇的困擾。在紐約布魯克林、康乃狄克州柴郡和賓州印第安納也傳出家長與學生的反對聲浪,甚至中止了巔峰計畫。

Kay的看法

網路發展以來,人們都懷抱著網路可以翻轉教育的希望,許多成功的案例,例如可汗學院 Khan Academy, 也證實了這樣的可行性。但反過來,巔峰計畫遭遇的挫折可能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發呢?

教育不能與人際互動脫節。

巔峰計畫中,電腦與網路取代了絕大部分的師生互動與同儕互動,教師退居輔導的角色,以一對一的輔導時間取代一對多的講授式課堂,但根據學生反應,許多學校連這樣一對一的輔導時間都沒有。同時,因為學生獨立於電腦上完成學習進度,也缺乏與同儕互動的機會。如果問一個幼兒園、小學、甚至中學的學生「去學校最快樂的事情事什麼?」得到的答案多半是「跟朋友玩。」

如果學習到了知識,卻沒有人可以分享,那又有什麼樂趣呢?人際互動讓人們分享觀點、彼此同理、建立連結,換句話說,人際互動讓學習有情境、有意義,光是海量的網路資訊是不足以激起學習動力的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